媵女什么意思(古代媵妾制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3-05-29 15:49:43
编辑:
来源:百科网
字体:

媵女什么意思(古代媵妾制是怎么回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我们也从中了解到了新词“媵女”、“媵侍”,而剧中的芈月就是作为姐姐芈姝的媵侍来到秦国,成为秦王妃子的。她的原型是战国中后期的芈八子,那么,媵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古代媵妾制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据历史记载,媵是一种婚姻俗,在周代盛行,于春秋达到鼎盛时期,但到战国中后期该俗已经不存在了。

《春秋》、《左传》对媵制有简单记录,现在所流行的观点是汉代儒家们提出的:古代贵族女子在出嫁时,以自己的侄女或妹妹做陪嫁,陪嫁的侄女(妹妹)就被称为“媵女”,其地位低于正妻,属于妾室,所生子女也是庶出。据说,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大女儿娥皇是正妻,小女儿女英则是媵女,这样说来,媵妾制在尧舜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根据儒家说法,媵妾制有如下特点:一是诸侯嫁女,同姓的两个诸侯也要派女儿陪嫁,即“从媵”;二是诸侯娶妻,正规的情况是一次就要娶九个,所谓“诸侯一聘九女。”在这嫁出的九个女子中同姓诸侯陪嫁的女儿,一个叫做“左媵”,一个叫做“右媵”。这就是“诸侯一娶九女,二国媵之”的媵制。但第二种说法并没有什么事实依据,历史中也并没有谁真正实行过。

对于媵妾制是否真正存在,有人提出疑问,这些质疑者认为,春秋时期妹妹随姐姐或侄女随姑母陪嫁的事例不少,就像传说中尧的女英随娥皇嫁给舜一样,确实是古代一项婚姻俗,但是,这种俗并不是媵妾制。所谓“媵女”,实际上并不是指出嫁女的妹妹或侄女,而是指随嫁的地位很低的仆人和婢女,有男有女,甚至还包括财物。

春秋时期,在贵族中是否存在一女出嫁,就要带上自己的妹妹和侄女甚至其他同姓诸侯家的女子作陪嫁的媵制?由于众说纷纭,不好判断。

标签: 媵女什么意思 古代媵妾制 芈月为什么

   原标题:媵女什么意思(古代媵妾制是怎么回事)

>更多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